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共中央作出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要求从现在起到明年年初,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理论宣讲要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让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百姓家”,发挥好宣讲滋润心田、凝聚人心的作用。
宣讲当接地气。基层情况千差万别,老百姓的学习能力、信息素养参差不齐,如果一味地照本宣科,用“硬邦邦”的言语,讲深奥的理论,说专业的术语,老百姓自然坐不住、听不懂、也不想听。这就需要宣讲人换位思考,充分考虑基层实际、基层群众所需所盼,提升宣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把理论变成家常“方言”“土话”,将理论话语转换成群众语言,将理论观点转换成朴实道理,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活”讲“薄”讲“透”,使群众“沉浸式”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让党的二十大精神真正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宣讲当冒热气。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党的二十大精神博大精深,思想深邃,概念性的东西较多,要发挥好理论宣讲滋润心田、凝聚人心的作用,就要学会“入乡随俗”,坚持“到什么山头就唱什么歌”,让理论宣讲带露珠、冒热气。要组织经验丰富、能结合最新理论成果的专家讲,以深入浅出的理论阐述、广征博引的案例分析以及对实践层面的对策思考等,及时把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热点以及重要思想、理论解读传达到位,让其能够在第一时间发挥效力,确保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要把宣讲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村前屋后、灶间庭院,组织一批政治素养高、生产能力强、熟悉乡土民情的“土专家”“田秀才”进行宣讲,从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说起,从医疗、养老、教育难题讲起,让宣讲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
宣讲当聚人气。好的宣讲能够给群众指出清晰的方向,找到奋斗的目标,鼓舞迎难而上的勇气和信心。这就要求宣讲人要着力打开宣讲的“突破口”、找准宣讲的“着力点”,因材施教、量体裁衣,讲清楚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宣”出信心,“讲”出味道,在春风化雨中激发共鸣,打通党的二十大精神到达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百姓家”,成为全党全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成为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推动工作的持久动力,汇聚起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