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任怨”考验信念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2-11-18 09:36 作者:侯剑峰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增强干部服务群众本领。任劳任怨是干部服务群众的必备素质,尤其“任怨”更是难能可贵,体现党性,考验信念与修为。

服务群众表面上琐碎、具体,实质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只有善于从政治上看,才能看得明白,看得透彻。例如,灾害天气来临前,基层干部在转移隐患点群众时,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个别群众不理解、有担心,思想工作难以做通,干部感到“吃力不讨好”,难免心生怨气。“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风雨来袭时,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员干部应成为应对风险的主心骨、为群众“遮风挡雨”的贴心人,再苦再难再累都要想尽办法守护群众生命安全。从内心深处掌握和认同这一政治逻辑,心头的疙瘩多半能迎刃而解。事实证明,党员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充分的政治自觉,使命感才能由内而生,减少不必要的怨气和精神内耗,保持良好工作状态。

化解自身怨气要有政治觉悟,消除群众怨气则需要实事求是的思想态度、工作方法。实事,既包括客观存在着的自然事物,也包括人主观的需要、利益和目的这样的事实。正所谓“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要吃透群众当中的实事,必然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就经常对身边的干部讲,群众遇到困难来找我们的时候,一定要换位思考,想想如果我们站在他们的位置上该怎么办。把服务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就要把群众当亲人,平时多培养感情,多些嘘寒问暖,对群众在乎什么、期待什么、担心什么了然于胸、有的放矢。不仅要懂得讲道理,还要善于讲情理,情分到位了,推进工作方可水到渠成,既把好事办好,又把人心捂热乎、拢起来。

党性修养是共产党人的“心学”。心有多大,服务群众的舞台就有多大。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应赓续红色基因,在任劳任怨办好千家万户事中修炼党性,让自己更加成熟、更加坚定。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