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处处好“丰”景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22-11-07 10:03 作者:韩思宁

  深秋时节,五谷飘香。

  神州大地,处处好“丰”景。产粮大省黑龙江秋收生产已全面告捷,实现“十九连丰”,8000余亩大豆亩产达530多斤,创历史新高。三晋大地上,金黄的玉米、火红的高粱、多彩的藜麦……陆续成熟的秋粮长势良好,丰产丰收已成定局。与此同时,南方多地水稻进入收割期,在江苏淮安、浙江杭州、广西南宁等地,农民忙着收割、贮存,确保颗粒归仓。

  粮食丰产又丰收,离不开农业科技赋能。借助工程、农艺、生物、化学等综合改良手段,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中旗的2万亩盐碱滩变身丰产田,改变了当地玉米种植产量低、效益差的历史。农以种为先,面对国外育种技术垄断,多地成功培育出稳产高产的本土作物品种,做强种子这一农业“芯片”,助力端牢“中国饭碗”。精量播种机、无人驾驶割晒机、农业智慧管控平台……在大数据、5G、北斗卫星导航等技术“指引”下,农业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机收、整地、播种等作业全程机械化,精细化、“保姆式”农田管理在多地上演,为秋种秋收按下“快进键”。科技,为提升农业效率、保障粮食安全提供重要支撑。

  民以食为天,粮丰天下安。面对今年国际粮价高位波动、农资涨价、极端天气、局地疫情影响等挑战,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各地各部门同心协力、攻坚克难,亿万农民团结一心,千方百计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压舱石”。各地纪检监察机关聚焦粮食安全,紧盯惠农政策落实、农资供应保障、粮食收购等重点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督,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丰”景不仅在于一时,更在于长远。始终将粮食安全责任记在心头、扛在肩头、落在田头,秋收忙过不放松、接续耕耘不停步,必定会不断书写新的“丰收答卷”,让“中国饭碗”越端越牢。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