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多找最优解 善答“超纲题”

来源:云南日报 发布时间:2022-11-03 11:08 作者:冯春天

  党员干部在工作中,面对群众不同利益诉求,解决各种急难愁盼问题时,难免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同时,进入新发展阶段,必然会随之出现很多新的矛盾问题,用老办法“套公式”已难以解答五花八门的“超纲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多钻研、多琢磨,从“多事一策”到“一事多策”。

  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困难和挑战不会随着个人的意志而转移,不是“掩耳盗铃”“当鸵鸟”就能够使其烟消云散的。个别干部之所以会出现“怕干事”“爱推托”,归根到底,是“本领恐慌”的体现,暴露出了经验不够、能力不足、方法不多的本质。应当看到,前进道路不可能始终顺风顺水,在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时,客观实际容不得我们只做“选择题”,问题本身也不会自降难易程度,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正确的应对之策,就是要迎难而上,勇于直面挑战,将其当成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的机会,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党员干部“答卷解题”的过程,其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过程。我们常讲,“百姓心里有杆秤”“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答好“民生卷”,我们不能仅仅满足“及格”,不能把“过得去”“刚刚好”作为工作标准。比如,在与群众直接打交道的社区治理中,处理投诉建议、解决邻里纠纷等就不能只用“见子打子”“揉包包散”这样短平快的做法,而是要多想几个为什么,多准备几个备用方案,才能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找到让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畅通、感觉更平安更幸福的最优解。

  干事担事,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而担当的重要表现就是要奔着矛盾问题、风险挑战去。在推进事业的征程上,“灰犀牛”“黑天鹅”事件带来的“超纲题”会越来越多,解题的过程也会越来越复杂,这时,我们不仅要有“越是困难越向前”的胆魄,还要有“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技巧和艺术。同时,要把人民群众作为智慧和力量的源泉,自觉拜人民为师,聚众心、集众智、汇众力,获得解决“超纲题”的过硬能力。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