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天塌下来,总有高个子顶着。”有的干部心怀“矮人意识”,把主要领导当“高个子”,自己则是“矮人”。当工作出了纰漏,或者任务没完成,认为主要领导首当其冲,会承担责任挨“板子”,轮不到自己去着急。
在单位中当“矮人”,领导说东就往东,领导说西就打西,虽说不能决策决断,但可少费心思想工作,少出力气干事情,少担风险扛责任。尤其是工作干砸了,自有领导承担职责,自己隔岸观火,可全身而退。故此,少数干部乐于当“矮人”,宁愿少职少权,或者放弃应有职责,甘愿当“二传手”,既可以逍遥自在,又能置身事外避责。然而,倘若个个都有“矮人意识”,当“矮人”树下乘凉,谁出来担当,谁该去担责,谁又能攻坚克难呢?
众所周知,在机关单位中,既有主要领导,又有分管副职,还有普通干部。虽然职务不相同,岗位不一样,职责存在差异,但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贯彻落实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业务职能开展好工作,把人民群众服务好,把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好。具体到每名干部,不管是怎样的岗位职务,都有相应的职责,都应努力站好岗尽好责。一旦滋生“矮人意识”,岗位职责就会“掉链子”,整个工作就会“卡带子”。因此,不能滋生把自己当“矮人”的思想,在具体的岗位上,每名干部都应争做“顶梁柱”,在岗位上履职尽责。
在笔者看来,“矮人意识”的实质是依赖心理,是自我束缚,是不愿担当不敢担当。有的干部不主动思考,不主动创业作为,跟着领导“打酱油”,把领导当作“遮荫树”,表面服从组织安排,实际上内心打的是“大树底下好乘凉”的算盘……在这种思维主导下,工作不尽心,思考不用心,干事不尽力,作壁上观当“看客”,遇到困难当“过客”。仅满足表面事务,不愿涉深水捉活鱼,不敢临深渊观地厚,工作但求过得去,追求业绩一般般,岂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别说让群众“翘拇指”。
俗话说:“一个萝卜一个坑,一颗钉子挂一个瓶。”身为党员干部,要站在岗位职责内,主动作为、迎难而上,把自己摆进去,将责任抓上手,把困难扛上肩,才是担当作为的干部。只有走出“矮人意识”,切实担当作为,才能不断增长才干,得到组织肯定,获得群众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