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打响“能下”的板子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2-10-18 10:51 作者:罗敏

推进干部能上能下,不是为下而下,目的是通过反向激励推动干部担当作为,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

能上能下,难点在“能下”。从当前来看,少数干部当“撞钟和尚”,浑浑噩噩“守摊子”,虽然没有到严重违纪违法程度,但影响了事业发展,损害了党的形象。有的地方划出了制度红线,但往往执行不严、板子不硬,有的思想上有顾虑“不愿下”,有的界定上有弹性“不好下”,有的组织担当上有畏难“不敢下”,影响了能上能下的制度效能。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细化干部优与劣的标尺、上与下的准绳,围绕政治表现、履职能力、担当作为、作风建设、考核测评等,细化“下”的具体情形,防止“标线”过低让干部“钻空子”,让干部下之有据、下得服气。要前移识人用人的关口,用好纪检、巡察、信访、督查、公安等部门信息,结合班子运行调研、干部专项调研等,分类听取“分管他的、他周围的、他服务的”等群体不同意见,同时将监督“探头”延伸至干部生活圈、朋友圈、社交圈,打造全方位的干部信息数据库,逐一甄别画像,找出“不适之官”“不为之将”“带病之人”,让平庸者挪位、不为者让位、乱为者腾位。要坚持实事求是、公道正派,正确把握政策界限,准确认定下的情形,充分研判下的依据,严格履行下的程序,合理运用下的方式,不得搞好人主义,不得避重就轻。

 (作者单位: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