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新规撼动官位“铁饭碗”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2-09-22 09:24 作者:郑端端

全面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管好用好领导干部。日前,中共中央充分汲取从严管理干部的实践经验,再次对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予以修订,并及时发布、施行,这是党建制度改革标志性文件的再细化、再丰富、再完善,迈出了闭环管理干部制度体系的一大步,具有里程碑意义。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机制增添新活力。领导干部能上不能下、不作为、庸懒散躺等官场“弊病”一直是干部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主要是因为还没有形成一整套系统、规范、科学、易于操作的下的制度体系,这些都是改革利剑之所向,此次规定的施行来了一个系统、全面的解决。新规撼动官位“铁饭碗”,进一步树立了奖优罚劣、能上能下的鲜明导向,更加重视严管与厚爱,让有为者有位、无为者失位、不为者丢位,把干部队伍建设得更有理想、更有力量、更有作为。

既树导向又立规范。用之得当,能上能下,方能体现激浊扬清、选贤任能的用人导向。2015年试行文件,明确了10种“不适宜担任现职”的情形,修订后的文件增加为15种,主题更为集中。干坏事要下台,不干事要下台,干不好事也要下台,干部能上能下本来就是人才流动的正常规律。规定出台是一场“及时雨”,切中官场顽疾,抓住了关键,要打破论资排辈、照顾性安排、应付式问责等做法,把有真本事、作风好、富有改革意识的人才选拔出来、使用起来,把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者及时“拿下”,激发干部队伍活力,为改革者打开通道,让贤能走向前台,为营造“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清新的政治生态提供制度助力。

既明对象又定程序。此次规定聚焦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这个重点和难点,对具体情形、分析研判、核实认定、工作责任等内容进行优化完善,进一步提高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再好的规章制度只有落到实处才能起到规矩之效。新规解决领导干部下不来、不愿下,下的渠道不畅,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使干部能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要对标对表规定对象、程序步骤,严格执行新规,细化操作标准,坚持依法依规,把握好尺度,不搞大呼隆,让下的干部心服口服,下得合理、下得合规、下得合情、下得服气,让上的干部及时上得去,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确保有能者上、无能者下。

既追责又后续管。能上能下,是辩证的、动态的,调整的初衷不是“一下了之”。新规完善干部能下规范,解决干部如何下的问题,但绝不意味着下了以后就放任不管。干部下以后,“工作作风怎么样、思想转变怎么样、工作成效怎么样”等工作状态,都需要建立长效的跟踪管理机制,不能“一棍子打死”,而是“治病救人”,让干部有更多的危机感,把规矩立起来、严起来、实起来,突出制度执行的刚性约束,对继续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干部加大问责力度,对积极“回心转意”、“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的干部,要按照人尽其用、人岗相适的原则进行合理安排,从而激活干部队伍“一池春水”。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