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基层一线工作的观察,笔者发现,有的地方党员教育依然存在新瓶装旧酒的虚浮状态,没有从党员实际需求出发,没有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开展教育内容单一陈旧、枯燥乏味,导致“人在心不在”“走过场”等不良现象。党员教育是引导党员淬炼党性、担负使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抓手,党员教育工作当谨防“空心”,杜绝形式主义,避免内容因循守旧、方法不接地气等问题,增强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党员教育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就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扣本地发展形势分析,结合重点领域工作和党员需求,对症下药、补齐短板,让党员乐学、易学、便学。
要优化方式,增强针对性。党员教育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搞“一刀切”,对农村党员、机关党员、行业系统党员、老党员、流动党员等要分领域、分专题、分层次对教育的内容进行分类设置。例如,针对农村党员开展教育,要结合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人居环境的政策和办法,增强教育的时效性;针对机关党员开展教育,要结合模范机关创建、城市基层党建等内容,突出特点。结合各个行业系统党员各自职能职责开展教育培训,才能让党员在学习中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
党员教育不能“为培训而培训”,要创新载体,教有实效,实现课堂教学与实地教学有机融合,让党员教育多一些“泥土味”。要统筹利用好本地教育资源、红色资源等优质资源,将好的课程、好的教材、好的经典案例搬上课堂,邀请先进典型、一线工作者现身说法,分享工作思路和经验,帮助答疑解惑,形成教与学的良好互动,帮助党员进一步锤炼党性修养、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思路,提高履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