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人民满意”既是对广大公务员、公务员集体的最高褒奖,也是衡量工作优劣的价值标尺。广大干部要在对标学习榜样先进中不断校准行动坐标,找到实现“人民满意”的最佳路径,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时时围绕人民,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党员干部要把为民造福放在第一位,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要站稳群众立场,多开展扎实的基层调研、多倾听民声民意,使决策服务更加精准。要用心办好群众“烦心事”,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敢啃制约民生改善的“硬骨头”,把实事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紧紧依靠人民,同甘共苦、团结奋斗。党员干部要善于凝聚群众智慧,经常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画出向前发展最大“同心圆”。把群众“表情包”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试金石”,多请群众阅卷评判,从群众愁容中找方向、从群众烦恼中找不足、从群众笑容中找动力,提高服务群众质量,守好服务基层的主阵地。
深深扎根人民,心手相连、血脉相通。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党员干部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至”基层,带着感情、带着敬畏沉到一线,把群众诉求当家事来办、把群众工作当家业来管,真正做到“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要多说群众话,善用群众语言讲政策、问冷暖,打开群众话匣子,走进群众心窝里,构建起鱼水情深的干群关系。要脚沾“泥土香”,深入田间地头、百姓家里,走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开展服务,站到困难最多的地方排忧解难,融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理顺情绪,成为群众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