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挤掉评奖“泡沫” 荣誉更有意义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2-08-30 08:07 作者:黄敏

  荣誉见证奋斗,榜样彰显力量。评奖活动越是严肃权威,荣誉就越有分量,榜样也越有力量。

  为助力评奖乱象专项清理工作,省市场监管局印发相关意见,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评级评奖、颁发奖牌证书等扰乱市场的行为。有网友表示,此举直指病灶,大快人心。也有网友称,挤掉评奖“泡沫”,荣誉更有意义。

  近年来,各行各业的评比活动令人眼花缭乱,冠以“全省”“国家”“世界”等名头的奖项层出不穷,且评比范围广、类目多。只要是个组织,设立个名头,就能评奖。评奖形式更是不拘一格,从公开投票到逆向淘汰,从拼实力到拼流量,从线下到线上……名目繁多的评奖不知不觉变了味、走了样。

  随着国家整治评奖乱象的力度不断加大,有名无实的所谓评比有所减少,但一些社会组织或商业平台总能找到噱头。有的评奖下“双黄蛋”或者“三黄蛋”,甚至人人有奖。“只要想得,总有一款属于你。”网友的评论一针见血。

  披着华丽外衣的评奖乱象该休矣。

  荣誉的最终意义是榜样的力量。如果评选制度不明、标准走样、流程敷衍,仅看表象、不看真相,这样的评选价值几何?注了水的荣誉经不起考验。滥评奖、滥发奖的结果只会导致“假把式”越来越多,“真内容”越来越少,评奖的权威性也随之丧失。这样不但达不到激励目的,还会让榜样的力量大打折扣,甚至助长形式主义和虚假之风。

  评奖乱象久治难愈的原因:一方面是利益驱使。不少评奖活动都设立了五花八门的收费条目,比如赞助费、策划费、推广费等,有些组织、平台每年仅靠评奖“创收”就获利颇丰。另一方面是虚荣心作祟。有些企业、个人为包装形象、抬高身价,大奖够不着,就退而求其次。久而久之,荣誉“净土”沦为名利场,各种所谓的大奖满天飞。人们不禁对获奖者的水平和奖项的“含金量”打上了问号。

  关乎荣誉的每一个奖项都应该是沉甸甸的。荣誉是干出来的实绩,榜样是看得见的标杆,不是“造奖”造出来的,也不是“奖杯”堆出来的。看荣誉,要看“含金量”有多足、实力有多强。

  在作风建设已经常态化的今天,荣誉“高地”不应成为盲点。净化市场环境,让评奖“瘦身”势在必行。因此,要铲除评奖乱象滋生的土壤,“瘦身”评比项目,严肃评奖纪律,为掺假的荣誉去去“虚火”,发挥评奖的正向激励作用,让榜样的力量立得住、扎得稳。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