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大力培养专业型干部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2-08-29 11:23 作者:谢志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专业化能力,努力成为领导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行家里手;要把那些能力突出、业绩突出,有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专业精神的优秀干部及时使用起来。这为做好新时代干部培养选拔指明了方向。抓紧培养选拔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堪当时代重任的领导干部队伍,成为组织人事部门的迫切任务。

  实践中,一些领导干部对“专业化”或“专业型”的理解存在一些认识偏差。比如,有的认为,对专业型干部主要看其专业水准,政治上的标尺可适当放低一些;有的习惯于给专业型干部贴标签,认为专业之外的工作尽量不要涉及;有的把干部学历和经历等同于“专业能力”;有的把“专业型”干部简单理解为“技术型”干部。对这些认识和实践中的误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进一步正确定位、矫正纠偏。

  专业型干部是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治要求和政治把关上要一视同仁,没有“第二套标准”。要自觉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信念坚定、对党忠诚。这是底线要求,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打折扣、搞变通的硬标准。各级党组织要强化对专业型干部的政治训练和政治历练,加强政治素质考察和把关。

  专业型干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某一专业、某一领域有较长期的关注、较深入的钻研、较突出的成就。但是,专业型只是干部的特点,不是干部的标签。当前,工作分工越来越专业化、精细化,但各专业之间的联系和交融也越来越紧密,靠掌握一门专业知识就想“包打天下”是不现实的。要加强对专业型干部的多岗位培养锻炼,丰富工作阅历,增长见识才干。领导干部要强化对本专业领域知识的学习储备,特别是对专业前沿知识的跟踪研究,还要完善知识结构,健全知识体系,涵养和丰盈精神境界。要注重向实践学习,提高抓工作落实的能力和本领。

  评价专业型干部,不仅要看其专业背景、专业经历,还要看其运用专业背景在相关岗位干得怎么样。领导干部要持续锤炼专业精神、提升专业能力、修养专业品格,对违背专业常识和规律的现象,敢于及时发声,并积极提出专业化的意见建议,还要把专业优势转化为良好的工作态势,以科学精神和专业水准来论证思路、谋划对策,着力推动各项工作上台阶。

  专业型干部不等同于技术型干部,不仅要成为某一专业领域的“活字典”“业务通”,还要具备一定的眼界格局和战略思维能力。要时刻关注大局大势,准确把握“国之大者”,把专业工作放到全局工作的高度来定位、思考和谋划。要培养战略思维和战略眼光,增强工作谋划的前瞻性和预见性。要善于从繁杂的具体事务中抽出身来,经常踱踱方步,对专业工作进行阶段性梳理,总结经验、反思教训、创新思路、探求对策,推动专业领域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作者单位:江西省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