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革除“匠气”留下“匠心”

来源:云南日报 发布时间:2022-07-05 11:12 作者:袁申满

  在汉语释义里,匠心,指的是巧妙的心思和极致的追求,是对作品精益求精、臻于至善的一种不懈努力的态度;匠气,则是指生产出来的东西都一个样,缺乏灵动,是故步自封、四平八稳的代名词。“匠心”与“匠气”虽然只字之差,呈现出来的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作风面貌和工作成效。

  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着一种不良倾向,推动工作四平八稳,按部就班,陷于循规蹈矩的简单复制;学习知识不以为然,坐井观天;遇到名利心浮气躁,好高骛远,冠冕堂皇,可谓“匠气十足”。匠气易达,匠心难求。推进作风革命、效能建设,提振干部精气神,必须革除于时不宜、于事不利的匠气,留住精益求精、追求一流的匠心。

  匠心源于精心。精心与否全看“用心”二字。要用心对待学习,沉下来学知识,钻进去学政策,破除“政策一筐筐,用时心发慌”的障碍,做到愿学、勤学、真学、深学、善学。要用心对待每一件事,把大事办好、小事办细、难事办妥。

  匠心承于精细。精细就是不搞大而化之,而是要细之又细,做到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责任具体到人。精细不是拖拉磨蹭的借口,而是要正确处理好时间与效率、过程与结果,既要锤炼精工出细活的韧劲,又要弘扬真抓实干的干劲,把精细贯穿工作全流程,以每个环节的高质量保证结果的高质量。

  匠心重于精品。开展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的根本目的是要提高工作效率,工作效率提不高、成效出不来,再好的“匠心”最终都会变成空谈。要树牢精品意识,使每一个环节都出彩,每一件工作都出色,体现“山到绝顶我为峰”的卓越追求。成就精品要敢于打破条条框框,如果只会简单模仿、亦步亦趋,即便跟得很紧,贴得很近,仿得很真,也只会被纷繁复杂的工作淹没。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