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找准为民办事“门路”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2-06-09 09:55 作者:孙婧

  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要实施更多有温度的举措,落实更多暖民心的行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进入新时代,群众的诉求更加多元复杂,在千头万绪中找准为千家万户谋幸福的“门路”,走好群众路线是关键。

  政府的每个决策、每项措施背后,都关系着万家忧乐、民生冷暖。如果不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就无法精准把握群众需求脉搏、了解基层情况,作决策、谋发展也将成为无源之水。只有下足真功夫,才能发现群众的难点、堵点、痛点所在,摸准工作的方向、作出正确决策。党员干部要经常性深入田间地头、车间企业、街头巷尾,尤其是多到困难矛盾多、群众意见大的地方去,面对面倾听群众心声、体察群众情绪,掌握第一手材料,摸准群众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和诉求。要带着真情实感,用“心”感受基层各项工作、体验群众生活,了解方针政策是否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否有利于群众生产生活需要。

  为群众谋福祉,既要听民声民意,又要注重工作方法。面对新形势新需求,要主动加强各方面知识学习,夯实理论功底,自觉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找到关键环节、明确发力方向,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主动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要切实把了解群众所盼与分析现实可能相结合、掌握群众所需与推动项目落地相结合,综合判断、统筹兼顾、靶向施策,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避免“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阻力。要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不好高骛远、不避重就轻,时刻关注有哪些事要办好、哪些事必须加快步伐办好,通过优化便民服务、接诉即办、议事协商、矛盾化解等机制,办好“身边事”“关键小事”,在群众生活方寸间尽显暖意。要敢啃“硬骨头”,激发“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气概,保持“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斗志,紧盯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问题下真功、出实招,千方百计把为民造福的事情办好办妥,真抓实干把人民的期待变成现实。

  (作者单位:上海市宝山区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