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之举。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年轻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不断织密年轻干部培养选拔链条,源源不断锻造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精密筹划蓝图。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需要长久发力、常抓不懈。要坚持战略眼光,着眼未来5—15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干部需求,编制中长期战略规划和短期、年度目标,配套制定落地方案和阶段性攻坚任务,做到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有方向、有目标、有抓手。蓝图既有,骨架要搭。要描画蓝图中的“四梁八柱”,机关事业单位、国企、教育、卫健等各领域都建好“蓄水池”,各层级各年龄段都考虑打造一批梯次队、后备队,全链条抓好“择优选、系统育、从严管、精准用、真心爱”。要将年轻干部选拔培养放到中心大局大盘子中把握,紧盯产业升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高质量发展需求,兼顾考虑未来呼唤的、前沿正需的、岗位要求的、现用紧缺的等每个方面,确保事业用人、用在事业。
精心选育好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坚持党管干部、组织选人,注重在常态画像、蹲点调研、分片考察、平时考核、一线识别、座谈交流等过程中把优苗选进育苗场。要加强思想政治引导、日常政治历练、党内政治生活锤炼、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不断提纯年轻干部队伍,确保忠诚可靠。要聚焦能力提升和作风锤炼,结合知识、技能等成长需求,分主体统筹实施全员轮训、岗前集训、重点专训、一线实训、业务常训“五位一体培训”,做到党性和理论课训、专业和专题培训、现场和外出实训全覆盖。要有针对、有计划将年轻干部放到重点发展一线、重大斗争前沿、艰苦复杂地方、应急攻坚现场、关键吃劲岗位等墩苗、历练、赛马、打擂、考关,让年轻干部在生磨、硬练、闯干、真扛、勇拼中成长成才、可堪重任。
精准用人机制。使用是最好的培养。要坚持以事择人、人岗相适,精准做到该用即用、用当其时、用其所长。坚持从一线来、到一线去,通过“知事识人”式筛选、能力素质比武、临场应试考验等方式层层遴选,将选出的优秀“尖子生”及时充实到发展一线。分批组织年轻干部走进上级部门、镇街班子、农村社区、热点园区等跟练、历练、拉练,让年轻干部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不同任务中发挥才智、主动担当。发挥调任、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交流、各层级各岗位干部轮岗交流等制度机制优势,让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的年轻干部在更多岗位上释放能量、发挥作用。积极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建立干部待下管理机制,明确待下的情形、程序、管理、期间以及“下后”的跟踪教育转化,经考核认定表现优秀的再使用,让干部有盼、能奔、敢为。
精实田间管理。越是有培养潜力的年轻干部,越要严加管理,做到该除草的除草、该追肥的追肥、该浇水的浇水、该剪枝的剪枝。要突出抓好年轻干部思想政治引领,多开展察、听、访、谈、评,从政治、思想、工作、作风、纪律等方面引导积极履职尽责、服务群众、担当作为。注重抓好制度管人、履责践诺、专业比武、岗位建功、实绩考评、优胜劣汰等,做到任前、任中、任后一以贯之地严抓严管,督促加快成长、可堪大用。要建立关心关爱干部成长的长效机制,既抓正向激励、又抓反向勉励,综合用好提拔条件优化、职级政策使用、重点专班激励、先进典型评选等提信心的激励办法,兜底落实荣誉退休、住房保障、容错纠错等保士气的勉励措施,鼓励干部放开手脚大胆干。对倾向性偏差性问题,必须抓早抓小、“打叉灭蚜”,及时引导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过好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上好党性、理论、专业和实战课,答好“为什么做什么留什么”考题,让年轻干部始终在对照对标对表组织期待、群众期盼、家庭期望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勇进取,努力成长为各项事业发展需要的接班人。
(作者系山东省平度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