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各地要以服务乡村振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上、把成果送进百姓家,播撒科技星火,点燃致富热情,谱写科技兴农美丽画卷。
组团送技解难题。坚持“双向选择、精准对接”,建立农村科技需求库和科技特派员储备库,跨专业、跨领域、跨区域组建技术服务团队,变“单兵作战”为“团队作战”。发挥技术、信息、人脉区域共享优势,推动科技特派员下沉农村一线“传经送宝”,“面对面”问诊农业“疑难杂症”,“手把手”指导农民“对症下药”,洒下机耕作业、种苗繁育、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新技术新工艺“及时雨”,联合攻关现代种业、节水农业、绿色增产、食品安全等领域技术瓶颈。积极探索粮食、棉花、林果、畜牧、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发展路径,有效破解生产经营分散、销售渠道单一、品牌效应不强等问题,构建创新主体协调互动、创新资源高效配置的产学研合作体系,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强心剂。
带头创业谋富路。坚持“人才创业撬动、项目共建拉动、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升级带动”致富模式,优化财政投入、金融服务、平台支撑等要素供给,鼓励支持科技特派员创办领办农业科技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民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联合体。着力推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广泛应用,逐步拓宽特色种养、精深加工、乡村文旅等合作领域,示范引领农户发展智慧农业、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等现代农业,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知名度。培育出一大批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乡村产业,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激发农业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科技创业促进农业提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按下乡村振兴加速键。
用心育才激活力。输入技术很重要,留住技术更关键,这个关键需要一支活力充沛的乡土人才队伍作为可靠支撑。要发挥科技特派员的育才作用,利用科技工作者日和科技活动周等活动载体开展科普宣传。采用课堂授课、田间教学、在线指导、观摩交流、跟踪反馈等形式“零门槛”培训农民,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和简便明了的实操展示,让广大农民感受科技农业的广阔前景和巨大魅力,转变“靠天吃饭”思维方式,树牢“科技兴农”发展观念。帮带更多心怀农业、情系农村、视野宽阔、理念先进、本领过硬的“田秀才”“土专家”脱颖而出,接续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留下一支带不走的乡土人才队伍,让科技创新之花绽放乡村大地,为乡村振兴注入可持续的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