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哪里有人民需要,哪里就能做出好事实事,哪里就能创造业绩。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年轻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了解和满足群众需要,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业绩。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了解群众需要,是做出好事实事、创造业绩的前提。要勤下基层,心甘情愿和群众交朋友,把群众当亲人,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要敢于“深入虎穴”,多到矛盾集中、问题突出的地方去,敢于接受挑刺,多听逆耳之言,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在化解矛盾中发现群众需要。群众需要是多样化、多层次的,这需要练就一双“慧眼”,挖掘群众表达不出或者不敢想的需要,要用长远眼光和系统观念分析研判,不但了解群众眼前需要,还要掌握其长远需要,防止“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
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对群众的“急事”,要以只争朝夕的态度,拿出“救火”的速度抓好落实;对群众的“难事”,尤其是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等,要以攻坚克难的勇气,啃下“硬骨头”;对群众的“愁事”,要针对痛点猛发力,拿出实招精准解决,把“堡垒”攻克;对群众的“盼事”,要用实际成果满足群众合理预期。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主动作为,用创新性服务满足群众需要,确保决策不“跑偏”,办事不“走调”,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
(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