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村(社区)“两委”正职“一肩挑”后,村(社区)“两委”班子凝聚力更强、执行力更高、战斗力更足,但同时也面临权力变大、风险增多等隐患问题,打造“一肩挑”监督管理全链条,既是释放“一肩挑”制度效能的重要抓手,也是锻造过硬头雁队伍的现实路径。
内无妄思方能外无妄动。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根源多是思想问题、党性问题。积极推行全周期教育培训,就是为了有效确保“挑得起”。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常态化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督促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强化警示教育,以“身边人、活教材”警醒局中人,有利于教育引导“一肩挑”人员提高政治素养、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分级分类、全员覆盖,突出因岗施教、精准有效,采取集中轮训、专题研学等方式,开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专题培训,推动村(社区)“两委”提升履职能力。
“一肩挑”还是“挑一肩”,当“主角”还是唱“独角”,内靠自我修养、外靠组织管理培养。全过程严管厚爱,力推实现“挑得稳”。要织密制度“笼子”,制定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履职清单,明确“一肩挑”人员不直接分管参与财务采购、工程项目等工作,完善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等议事决策程序,健全请示报告、承诺践诺等制度,规定“一肩挑”人员每年向村(居)民大会、党员大会述职述廉,深化村(社区)党务、政务、服务、财务“四公开”,让权力运行有章法有规矩。活用“正向激励”“反向约束”,选树表彰先进典型,在公考招录等方面优先考虑,对连续考核不合格的依照程序坚决“拿下”,激发干事创业精气神。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监督是最大的爱护。“一肩挑”人员手握资源和权力,如果缺乏“硬核”监督保驾护航,就容易在“腐蚀”“围猎”面前败下阵来。全方位联动监督是实现“挑得远”的有力举措。上级监督要更有力,落实县级备案管理,配强乡镇纪委力量,划片派出监察室,延伸巡察村(社区)党组织,规范“一肩挑”人员用权行为。同级监督要更有为,试行村(社区)党组织纪委书记或纪检委员担任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一村(社区)一人选聘直接对区县监委负责的村(居)监察监督员,加强近距离、经常性监督。群众监督要更有方,优化“信、访、网、电”受理体系,及时反馈处理结果,凝聚群众支持参与监督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