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出现思想波动的时候,是用好谈心谈话制度,实现交流思想、把脉问诊、增进团结的关键期。谈心谈话要既指出缺点不足,又给予鞭策鼓励,不断提升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点亮解惑的“引路灯”。谈心谈话是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的谈话对象“心门”紧闭,怕说了心里话伤和气、没面子,一直堵着、压着、闷着,让情绪暗自滋长,最终在“沉默中爆发”。对待谈话对象心里的“绳结”,要善于结合平时表现,从“三分话”中看到“一片心”,把问题说开,将道理谈透,把思想做通,让迷茫者得到开导、试错者得到撑腰、困难者感到温暖。
点亮警醒的“探照灯”。谈心谈话要有“辣味”,要把党性原则和问题导向贯穿始终,对思想、作风、纪律等方面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抓小抓早,及时“咬耳朵”提醒、“扯袖子”制止,防止“小缝隙”变成“大管涌”。要打个“回马枪”、再念“紧箍咒”,对指出问题进行“回火翻炒”,督促“涛声依旧”、不在状态的党员干部做好“后半篇文章”,不断提升思想觉悟,提高业务能力。
点亮实干的“长明灯”。谈心谈话不是拉家常,重在为党员干部减轻负担,鼓足干劲。对经验少、阅历浅的年轻干部要多些实话、真话、心里话的“传帮带”,少些“我说你记”的“流水作业、批量对话”,对“进退留转”的党员干部,多些关爱疏导,确保换岗不“涣心”,换届不涣散。谈话对象更要有闻过则喜的胸襟气度,把“逆耳忠言”“苦口良药”作为利于成长进步,激励担当实干的营养品,沉心静气反思,结合实际整改,以实实在在的业绩回馈组织的关怀。
(作者单位:贵阳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