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形象与作品的社会效果统一起来,坚守艺术理想,追求德艺双馨,努力以高尚的操守和文质兼美的作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这为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艺术理想、承担社会责任、实现人生价值指明了方向。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做到德艺双馨是对优秀文艺工作者的根本标准要求:“立德树人的人,必先立己;铸魂培根的人,必先铸己”。文艺承担着成风化人的职责,文艺行风的好坏会影响整个文化领域乃至社会生活的生态。文学家、艺术家一举一动都会对社会产生影响。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要做到崇德尚艺、德艺兼备、德艺双馨。作为一名合格的文艺工作者,不仅要练就高超的专业素养,还应当涵养高尚的人格修为。
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人民是文艺之母,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文艺工作者承担着提高人民精神境界、培育社会文明风尚的光荣使命。文艺工作者作为公众人物,理应传播正能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家园的守望者、社会价值的风向标。文艺要通俗,但决不能庸俗、低俗、媚俗。文艺要生活,但决不能成为不良风气的制造者、跟风者和鼓吹者。文艺要创新,但决不能搞光怪陆离、荒腔走板的东西。文艺要效益,但决不能沾染铜臭气、当市场的奴隶。文艺工作者要坚守艺术理想,追求德艺双馨,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坚持歌颂真善美、针砭假恶丑,这样才能做到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服务。
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自觉担当起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导正确价值观的责任,要严格遵守社会公德,从专业技能、思想品德、艺术涵养等各个方面提升自我,要以深厚的文化修养、高尚的人格魅力和艺术作品,赢得人民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不断用更多优秀的作品温润心灵、启迪心智,始终做到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创造,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