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发扬“脱鞋下田”的传统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1-12-24 11:56 作者:孙文亮

1958年,彭德怀同志到湘潭考察农村工作,除了阅读材料、听取汇报,还时常脱鞋下田察看农民耕作。走近田间地头听民情、察民意、解民忧,体现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方法和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时至今日仍值得我们学习践行。

“脱鞋下田”为的是听真话、察实情。习近平总书记每年都用大量时间深入基层一线考察调研,特别是在农村考察调研时,他常走在田埂上,看收成、话家常、算收入、问期盼,为的是听到群众的真实声音。党员干部要在深入基层、融入群众中,真调研、实调研、深调研,不能因为信息资讯发达了、信息渠道丰富了,就丢掉了密切联系群众的好传统、好作风。汇报材料再详实也代替不了脚沾泥土的真实感受,“键对键”的信息平台再便捷也代替不了与群众“面对面”的真诚交流。只有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现场,了解到的情况才最真实,做出的决策判断才能经受住现实和历史的考验。

“脱鞋下田”要发现真问题、真解决问题。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曾步行几个小时深入寿宁县下党乡调查研究。午饭期间,他与基层干部群众在鸾峰桥上边吃边谈,听取收集问题建议,挖出了下党乡长期贫困的关键症结,为做好帮扶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脱鞋下田”不能作秀、走过场,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只有站稳群众立场,学会跟群众交朋友,用心倾听群众所思所想、所急所盼,才能了解民情、体察民意。要坚持问题导向,带着问题去、跟着问题走,深入调查、认真研究、反复论证,掌握实情、科学决策;要学会“解剖麻雀”,越到基层问题越具体、越复杂、越有代表性,要通过典型剖析、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从中找出规律和特点,结合实际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

“脱鞋下田”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在长期开展群众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好经验。奋进新的赶考之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团结带领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胜利。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