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要源源不断培养选拔德才兼备、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特别是优秀年轻干部”。这是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是确保党和人民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根本大计。各级党组织要尊重年轻干部的成长规律,优化年轻干部的成长路径,树立培养年轻干部的正确思维,推动更多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
不经百炼、何以成钢。有的地方和单位因为年轻干部实践经验不足、实战能力不强,缺乏基层和艰苦复杂环境的历练,不敢把他们推向工作一线。事实上,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教材,群众是最好的老师。要坚持把实践锻炼作为培养年轻干部的根本方法和必由之路,把优秀年轻干部放到改革发展稳定一线,放到重大任务重大斗争最前沿,放到艰苦复杂地方和关键吃劲岗位去磨练,让年轻干部当几次“热锅上的蚂蚁”、接几回“烫手的山芋”,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把经历变成经验、把阅历变成能力,在摸爬滚打中补短板、强弱项、长才干。
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一颗好苗长成大树需要施肥浇水、修枝剪叶、驱虫防病,培养年轻干部同样需要加强“田间管理”,注重“精耕细作”。年轻干部培养要统筹好“管”和“放”的关系,坚持在从严教育中培养人、在从严监督中约束人、在从严管理中成就人,让年轻干部自觉接受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尽早修正改进,防止人生之路误入“歧途”,避免出现“伤仲永”现象,使年轻干部健康成长、茁壮成才,真正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着力在奋进新征程、奋斗新时代的伟大事业中干事创业、建功立业。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选拔使用年轻干部不能重数量、轻质量。既不能论资排辈、求全责备,也不能降格以求、唯年龄是举,必须突出政治标准,通过严格把关、严格筛选,确保人选标准条件达标,切实做到好中选优。要坚持对年轻干部递进式培养、多岗位历练、一层层考验,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全链条培养,使年轻干部经历更丰富、阅历更完整、能力更扎实。跟踪了解掌握年轻干部的德能勤绩廉情况,对即使担任重要岗位、但在实践考验中不适应、不胜任的及时调整,做到能上能下,从而激发队伍活力,使年轻干部的培养得到组织信任、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考验、历史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