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只是思想方法问题,也是党性强不强问题。”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实事求是与党性的本质联系,要求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求真务实,讲真话、讲实话,干实事、求实效,以坚强的党性坚持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百年党史实践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坚持实事求是,党就能够形成符合客观实际、体现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意愿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受到损失、遭遇挫折。讲真话、讲实话,干实事、求实效,最能检验和锤炼党性。
讲真话、讲实话。敢于讲真话、讲实话是促进工作、解决问题的基本要求。不敢或不愿讲真话、讲实话,遇上问题绕道走,如此作为不仅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损害党和政府形象,而且会形成“破窗效应”,对社会风气产生恶劣影响。讲真话、讲实话反映的是底气,体现的是担当。因此,要始终敬畏事物本来面目,涵养讲真话、讲实话的政治品质,锤炼党性、纯正思想,勇于正视问题,及时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
干实事、求实效。离开一个“实”字,再漂亮的口号也是空中楼阁,再有分量的担当也难以落到实处;没有担当,遇到问题绕着走、碰到矛盾躲着走,也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实干。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崇尚奋斗、苦干实干者,必将练就担当的宽肩膀,不断提升个人的站位视野、能力与境界。因此,要保持“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避事不躲事,敢于接“烫手山芋”,敢于钻“矛盾窝”。要转变工作作风,尊重客观规律,在务实功、求实效上下功夫,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保持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踏踏实实干好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前行,切实把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摸清搞透,把各项工作做实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