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抽出干部“躺平”的败絮

来源:河南日报 发布时间:2021-12-20 11:36 作者:王鸣镝

  近日,不担当不作为的“躺平式”干部成为热议话题,尤其是一些选择“躺平”的中年干部,甚至成为影响基层单位行政效能的一大障碍。(据12月17日《半月谈》)

  基层单位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本就人少事多任务重。然而,一部分选择“躺平”的干部却自诩无私无畏——不爱干事爱找茬,不担当却爱唱衰。“躺平式”干部不仅污染了干事创业环境,带偏了为民服务的节奏,还影响了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

  干部“躺平”现象的背后,有素质低的“折腾”,也有分工不合理的“加持”,更有晋升无望后的“不甘”和正向激励的“缺位”,再加之个别“裙带关系”提拔等不正之风,让“躺平式”干部心生怨气,不仅自己不努力不干事,还见不得别人努力,因此各种添乱,激化矛盾,制造混乱,其危害不容小觑。

  治顽疾还需下猛药。治理干部“躺平”现象,需要抓住主要矛盾。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公平公正;要炼就火眼金睛,树立重实干的导向,对“躺平”者敢于亮剑;更要厚爱老实人、重用实干人,增加团队凝聚力,让每一个基层干部都感受到关爱,看得见希望,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从而真正铲除“躺平”的思想基础。

  俗话说:“有为才有位。”“躺平式”干部背后有惰政之嫌,有制度之漏,更有监管之失。要让基层干部无法“躺平”,就要建立健全“能进能出”的人事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干部“德能勤绩廉”的“综合体检”,进一步强化日常考核的力度与深度,让有为者有位,无为者无位,倒逼“躺平式”干部甩开膀子、干出样子。

  “躺平式”干部不是一个黑色幽默,不能一笑而过,值得每一个领导干部高度重视、认真思考。领导干部要时刻保持足够的清醒,认真查摆是否存在处事不公,作风不实,让基层干部产生“躺平”的思想;是否存在分工不均,是否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否营造了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奖优罚懒的管理机制,激活“躺平”者的动能。

  只有抽出干部“躺平”的败絮,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选人用人风向标,才能真正激励广大基层干部奋力担当使命、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