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岁末,各种考核开始了,看似很常规的考核检查,谁知考核材料厚如山,准备考核材料的干部,不停地打印装订,甚至开启“编材料”模式。为了考核能够脱颖而出,绞尽脑针材料上做文章,本来考核是“常规动作”却变成“材料为王”“绣花遮瑕”考核。
实事求是地说,书面材料只是反应了做了吗?不能反应做的好不好?优秀不优秀?材料绣的再美,也不等于实绩,不等于落到实处,做到群众心坎里。更不必要投其上级所好,在材料上大作文章,更不必要绣花遮瑕。
不管是哪种检查?材料堆成山,本来干了的事情,非要拍照片留痕迹,费时费力,影响工作进度,考核者看到这堆成山的材料,印象分就多了,实则不然,那么多材料有很多是在办公室编出来的,这样既得不到群众的认可,又浪费精力,与其编材料,还不如实实际际去给群众办实事。
年终考核“编材料”“绣花遮瑕”,不仅无行中给基层干部“加码”,还让干部夜夜不能休,从根本上解决不了问题,更占有基层干部为群众办实事的时间。工作是为了“有痕”而“绣”,不是为“实”而做,久而久之助长“形式主义”之风,消磨打击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使其因疲于应付而产生倦怠心理,从而导致基层地区在推进各项具体工作时流于表面、难以“落地生根”。这对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无疑是有非常不利影响的。
铲除“绣花遮瑕”的土壤,让考核发挥“指挥棒”作用。让干部端正工作态度,谨防“编材料”花大功夫“绣花遮瑕”,让考核机制落到实处,基层单位把工作做在平时,考核组来了才不会临时抱佛脚,挖空心思“绣花遮瑕”;多部门可以联合考核发挥“合并同类项”作用,减少材料重复整理。考核不仅是“看材料”“听汇报”,更要让群众满意发挥“打分”作用;“明察”“暗访”相集合,确保考实考准基层单位的实绩。
年终考核是对单位,领导干部一年成绩的肯定,作为基层干部不容小视,但不可“编材料”“绣花遮瑕”。要让年终考核严起来、实起来,促使广大党员干部做好平时工作,压实责任具有深远意义,用心用情用力把年终考核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