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莫做“躺平干部”

来源:天津日报 发布时间:2021-12-15 10:24 作者:金之平

  面对压力,有人选择了“躺平”。如果说对某些年轻人一时的“躺平”还可以宽容看待,那么对于想“躺平”的党员干部,则要大喝一声:站直了!

  “躺平干部”不难辨认,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腾挪闪避绕”。光喊口号不实干,工作能推就推、能躲就躲;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一心想“混日子”;遇到“硬骨头”就犯憷,只想当“太平官”……如果说一个合格的干部应该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话,“躺平干部”就是典型的不想干、不能干、干不成。 “躺平”不仅泄掉一股劲,甚至会拖住干事者的后腿,这种干部实在当不得。

  对于“躺平干部”,先要给他们在思想上紧紧扣,解决动力不足的问题。选择“躺平”的人,不外乎丢失了奋斗目标。对这样的人,不仅要大喝一声,还要敢于红脸出汗,帮他们从迷茫的状态里摆脱出来,重新确立人生的航标。想想初心是为了什么,想想“国之大者”,说到底,摆脱“躺平”状态,就是要超越小我、融入大我,丢掉患得患失和自己的“小九九”。

  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干事创业光有心气不行,还得有能力。有些干部缺少“两把刷子”,面对考验心里发虚,处理工作全凭感觉,或者干脆“能力不够,套路来凑”,生搬硬套、搞形式主义。这些都不能奏效,就选择“躺平”,逃避了事。要想不做“躺平干部”,就要想方设法摆脱本领恐慌。毛泽东同志曾有过一个精彩的比喻:“我们掌握的那点知识,今天用一些,明天用一些,渐渐告罄,就好像一个杂货铺子,没货了就办不下去,需要进货。而我们的‘进货’就是学习本领。”“货源”在哪?书本上有,实践中有。拿出挤和钻的精神来,拼命地学、深入地学,哪里有短板弱项就补强哪里,日积月累,收获的不仅是知识和本领,还有底气和信心。

  有了动力,有了能力,还要有一股实干到底的劲头,才能真正摆脱“躺平”状态。现实中,有的干部把说了当成做了,把做了当成做好了,看起来热热闹闹,其实根本没取得应有的成效,本质上仍是一种敷衍。干工作重在抓落实,既要有“落”的举措,更要重“实”的结果。面对一项工作,挂起路线图,定下时间表,逐个环节“钉钉子”,不达目标誓不罢休,这样不仅利于完成任务,还能激励斗志,让自己时刻在状态。

  时代发展呼唤奋斗者。将“躺平”从选项中划掉,让进取成为恒久的姿态,人生会收获更多精彩,为之付出的事业也会更加精彩。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