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我把老南阁复建的事给大伙说说。”12月1日,安徽濉溪县人大代表、临涣镇人大主席何维军把人大代表选民接待日的告示贴上墙,扭头朝茶馆里喊了一嗓子。听到招呼,71岁的老茶客张云孝和三三两两茶客起身跟着何维军,进入挂着“人大代表谈心室”标牌的里间。(见12月9日《新华每日电讯》)
这只是临涣镇基层民主自治的一个场景。该镇利用当地“茶馆说理”的传统习惯,建起了“茶馆人民调解委员会”“茶馆协商议事点”“和谐茶室”等20多家调解室,发展义务调解员50多人,“闻风到”“姊妹花”等民间调解团队陆续组建,一批乡贤能人活跃在田间街头,在“喝茶说事”中调解基层矛盾、回应群众呼声。就在上个月,镇政府干部走进“人大代表谈心室”,当场办结了烈士墓迁移、村级道路整修、路灯维修3条建议。
“茶馆说理”是基层自治的好形式。这是为群众提供了一个实话实说的场所、畅通了民意表达的渠道,起到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解决群众自己事情的作用。同时,也推动了和谐社会建设,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让群众舒心、社会稳定和谐。5年来,这里共办结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古城保护等选民建议300多件。通过“茶馆说理”,真正调动了群众积极性、汇聚起群众智慧,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点问题。这是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落实到关心每一项“民生小事”、解决好每一次具体纠纷上。
“茶馆说理”是更加充分、有序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体现。民主不仅体现在选举上,还体现在丰富群众参政议政渠道、保证群众参与社会治理、调动群众积极性推动发展上。“茶馆说理”将基层自治、基层民主渗透到传统良俗中,体现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以及公共利益的大事小事上,是民主最有效的表达。同时,通过茶馆说事人民调解,增强了基层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民主能力,培养了基层群众的民主习惯。
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茶馆说理”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大树上绽放的一朵小花。有了更多像这样在基层丰富实践中探索出来的民主形式,中国全过程民主政治建设基础会更加牢固、前行会更加稳健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