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深刻指出,“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之一,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要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想问题、干工作的“第一信号”,牢固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做能为人民“托底”的实干家。
端正“想干事”的态度,把民之需作为第一选择。有些干部对群众的呼声置若罔闻,习惯于一拍脑袋就执行,一拍胸脯就决策,干工作时私心杂念作祟,利己大于为民。年轻干部应努力做到凡是有利于群众的事,就临事而起、迎难而上,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要心怀“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责任感,拿出“舍我其谁,敢为人先”的胆识与魄力,把群众的心声作为工作部署的“风向标”,把群众的意愿作为制定决策的“指南针”,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把人民群众的事当成自家事,真正把事办好、把事办实。
增强“会干事”的能力,把民之利作为第一考虑。有些干部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不会做群众工作,习惯“替民做主”,擅长“我说你听”,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年轻干部要练好内功,提升“会干事”本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牢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把群众路线植根于思想中,传承好“为民”基因,时刻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挂在心间、落到行动,时刻牢记百姓之事无小事,容不得半点怠慢、容不得半点拖延。要秉承为民解忧的干事原则,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真正把问题找准,把事情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锻造“干成事”的决心,把民之满作为第一标准。有些干部遇到民之忧、民之盼,惯用“拖推绕”,不敢直面,怕担责任,躲躲闪闪。年轻干部生逢盛世,当奋斗其时。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无旁贷的使命感,多想“怎么干”,多谋“干成事”,躬身入局,敢作敢为,善作善成,用心用情。多到田间地头调查研究,研以致用,多关注群众“盼急忧怨”问题,找准症结,靶向施策。要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一种工作理念、一种工作方法、一种工作标准,实打实地干,硬碰硬地办,解决问题雷厉风行、见底见效,用以心换心、有求必应换来人民群众的满意。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