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厚植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1-11-15 11:19 作者:席晨

  推窗有景、出门见绿,这样的场景日益融入人们生活,美丽宜居的环境正成为百姓触手可及的幸福感;腾笼换鸟、转型升级,以往旧动能、重污染的项目被淘汰,一大批高质量项目撑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脊梁”……今天,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厚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画卷正在祖国大地铺展。

  生态兴则文明兴,良好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步入快车道,一系列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既划定生态红线,又推动绿色发展,让全面小康之路绿意盎然、越走越坚实。立足新发展阶段,如何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走一条既赢得经济又不输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们必须回答好的时代课题。唯有以更强的决心、更大的力度做好绿色文章、谋好绿色发展,才能助推产业向上、生活向好、发展向前,为高质量发展擦亮美丽底色,增加发展成色。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实践。要更加自觉地把新发展理念贯穿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既强化发展意识,又摆脱“速度情结”,明白哪些事情必须做,明确哪些事情不能做,不适应的立即调整,不符合的坚决纠正,相违背的彻底摒弃,划出“硬杠杠”,架起“高压线”,牢牢守住生态保护红线。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算清“经济账”更要算好“生态账”,杜绝竭泽而渔、寅吃卯粮式的发展方式,在转变思路、开拓新路中探索高质量发展新模式,让绿水青山成为群众致富“靠山”。

  路子对了,就要坚定不移走下去。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是一场整体战、持久战,既要各方发力、协同作战,还要做实做细、久久为功。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通过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大推动清洁能源高效利用等,助推经济结构从过多依赖资源能源消耗迈向依靠绿色产业、绿色产品发展的轨道上来,使产业结构变新、发展方式变绿、经济质量变优。要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既着眼当前,集中力量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变“脏乱差”为“美如画”,为高品质生活铺就幸福底色,又放眼未来,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立健全生态文明体系,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建设步伐更加坚实,还要加强生态修复,用心用力、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实际的生态恢复及保护之路,筑牢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屏障。

  把绿色这个大自然的底色绘得更浓,把绿色发展之路夯得更实,定能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