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警惕“花钱买掌声”背后的形式主义

来源:河北日报 发布时间:2021-11-09 11:28 作者:贾梦宇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刊发了《花钱买来的鼓掌》一文,文章曝光了江苏省连云港市青口镇碱滩村党支部书记张某的违纪案例。2018年5月,曾在该村插队的7名上海知青相约回村看看。村支部书记张某为烘托欢迎气氛,专门制作“热烈欢迎上海知青回村调研”的横幅,并请了几位村民来当啦啦队,事后每人给100元劳务费。张某也因为“花钱买掌声”,受到诫勉谈话处理。(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11月6日报道)

  鼓掌本是一个人对某些人和事发自内心的赞赏。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现实中却有个别干部为烘托气氛,不仅专门制作欢迎横幅,还挖空心思“花钱买掌声”。殊不知,这样以“造假”的方式花钱买来的掌声,即使掌声再热烈,欢迎氛围也极佳,仍然难以掩盖背后的形式主义歪风。

  “花钱买掌声”并不是今日才有的新鲜事物。此前,有媒体曾经报道称,某大学100多名学生受聘充当某图片展开幕式“临时观众”。相关领导致辞时,他们按照主办方要求,始终保持着“职业精神”。领导说完最后一句话,就“噼噼啪啪”一齐鼓掌。据悉,“掌托”已成了一些礼仪公司的主营项目之一,而每个“临时观众”一次能得到30-50元的报酬。

  不管是花钱买来的还是“自愿”的,只要是“假鼓掌”,其背后的动因都是一样的——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矛盾和问题,以求“完美”。出现这样的“表演式”形式主义,根源在于一些领导干部脑子里装着错位的政绩观和发展观,所作所为不是为了推动发展,不是为了群众谋福祉,而是为了个人的面子和短期政绩。

  最近两年,中央着力解决形式主义问题,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个别基层干部“花钱买掌声”表明,作为作风建设的一大顽疾,形式主义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而“表演式”形式主义尤为如此。对此,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对整治形式主义一抓到底,驰而不息、久久为功,进一步激发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劲头和活力。只有从群众满意之处干起,时刻把群众记在心上,才能杜绝“花钱买掌声”这样的情况再次出现。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