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基层作风建设走向深入,基层干部队伍的责任心、执行力得到群众认可。但在一些地方,基层政府工作事务杂、体量大,忙闲不均、人员闲置的现象依然存在。
《半月谈》日前归纳了5种闲人画像:上推下卸的“二传手”,受到的约束较少,习惯“什么事都丢给年轻人”;升迁无望的“老前辈”,丧失激情,只想“平平安安占位子,浑浑噩噩混日子”;得过且过的“隐形人”,没有工作追求和理想抱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苦难言的“背锅侠”,本来很有干劲,但受到处分后积极性受挫;徒劳无功的“大头兵”,上级部门没有因时因地施策,导致工作方向不明确……
基层是干事创业第一线,也是服务群众工作第一线,任务很重、责任很大,绝不允许“能者多劳、庸者逍遥”的怪状出现。5种闲人,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会影响基层工作的公平与效率,伤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同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广大基层干部仍需要理解信任、关心爱护,保护好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给他们创造一个干事创业的宽松环境。
首先,要建好思想“高压线”。基层一线是实践的火热疆场,广大基层干部本应对民生疾苦常怀忧虑,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勇当先锋,脚下多沾泥土,心中多怀真情。个别“老油条”思想不求上进,遇事能躲则躲,这不仅是作风问题、能力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党性问题。对此,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帮助他们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将为民初心根植于基层沃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站好最后一班岗。
其次,要用好考核“指挥棒”。从报道来看,有的领导习惯了做“甩手掌柜”,一味高高在上指点江山耍嘴皮子;有的人靠着人情关系,不出力也能混得风生水起。这反映了基层考核评价存在简单化、机械化等问题,不能考出真实水平、反映真实业绩,挫伤了干部的积极性。因此要注重对考评结果的运用,将考核和民主测评结合起来,全方位了解干部的日常表现,避免流于形式,通过制度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此外,要亮出纪律“白刃剑”。对于无视党规党纪的“老油条”,必须将纪律的红线和原则的底线亮出来,让其牢牢将规矩、纪律、原则记在心头。有的年轻人干得多错得多,到头来还不如袖手旁观,这反映了部分基层单位容错纠错机制没有落实到位。相关部门要准确把握“三个区分开来”,坚决纠正部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神不振、担当劲头不足的不良风气。
基层干部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关键。各地要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把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支持基层干部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让基层的广阔天地真正成为基层干部发挥才干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