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干部都要有秉公办事、铁面无私的精神,讲原则不讲面子、讲党性不徇私情。原则是我们做人做事应当遵守的准则,一个人在讲原则上“打了折”,甚至没有原则,注定是要摔跟头的。党员干部手握公器,更要心存戒惧,时时事事处处讲原则、守底线,维护人民的利益,推进事业的发展。
讲原则是严守纪律规矩的前提。只有始终坚持原则,才能不为名利所惑,不为人情所累,不为物欲所困,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坚守为官从政的底线。要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原则和首要任务,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对党绝对忠诚体现在不折不扣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实效上。要坚持把讲原则作为“压舱石”,遇事情不搞例外,有交情不开“暗门”,防止没有原则的“飘飘然”,滑向违纪违法深渊的“凄凄然”。
讲原则就要敢于斗争,绝不当“好好先生”。古人云:“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现实中,有少数干部偏偏信奉“好人主义”,不敢斗争、不善斗争,没有公心、只有私心,没有正气,只有俗气,带坏了风气,贻误了事业。党员干部在原则问题上决不能含糊、决不能退让,要勇当能征善战的战士、不当爱惜羽毛的“绅士”,同一切可能动摇党的根基、阻碍党的事业的行为斗争到底。要注重在斗争中增强本领,多接一接“烫手山芋”,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在急难险重的工作中练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斗争本领,掌握“借力发力、化险为夷”的斗争艺术。
讲原则不是不近情理、不讲感情,更不是墨守成规、因循守旧。要想清楚“讲原则是为了谁,为了谁而讲原则”,进一步厚植人民情怀,践行根本宗旨,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上下功夫,既有人情味,又不超出原则范围。讲原则不是不作为、慢作为的借口。要坚持原则上的坚定性与策略上的灵活性相统一,进一步推动理念、途径、方法、手段的守正创新,努力求得讲原则、守底线与促改革、谋发展的“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