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修养,在小事小节中可见一斑。孔繁森从不搞特殊,亲戚朋友托他办的事,他一样也没答应;杨善洲义务造林30余年,老伴儿坐林场的车也要交油钱;廖俊波每次到家乡城市出差,绝不占用时间探亲……在这许多小事小节中,能看出一名党员干部的自我修养。
小事小节是放大镜,无论是党员干部的优良作风,还是不足之处,都能通过这个放大镜看清楚。对待百姓是不是认真细心,面对企业是不是真诚热情,一餐一饭是不是质朴节俭……群众于这些小事小节距离最近、看得最清、感受最真,由此得出的印象看法也最为牢固。因此,党员干部要时常用这个放大镜检视自身,时刻不忘慎独慎微,在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
小事小节更是改进作风的切入点。作风不是“嘴上功夫”,要靠一件件扎扎实实的小事、实事积累。今年我市有1.4万余名市级机关党员干部走进社区,入列轮值,他们在基层发挥专长,目前为群众办实事8000余件,展现了贴近群众、真抓实干的作风。在小事上严以律己、担当作为,大事面前才能担得起责任、守得住底线。
在小事小节上见作风,须在“恒”字上着力。所有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反复巩固,发扬优良作风也是如此。古人云,堤溃蚁穴,气泄针芒。多积尺寸之功,不为细小之恶,加强自身修养,才能让自己经得住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