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全党全国人民要发扬这种精神,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好。”依托森林资源积极发展绿化苗木等生态产业,塞罕坝机械林场创造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背后是“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精神支撑,也是统筹高质量经济发展和高水平绿色发展的理念支撑。党员干部是绿色发展的实践者、生态文明的绘就者,必须当好塞罕坝精神忠实传人。
扛起“以民为本”的使命。谈生态,最根本的就是要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吃祖宗饭,断子孙路不是能耐,能够还祖宗账,留子孙粮才是本事。”塞罕坝林场职工中流传甚广的一句话,道出了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的大道理。为了造福子孙后代,塞罕坝人拒绝追求经济效益的投资者,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把绿色发展融入血液和生命。要扛起“以人为本”的绿色发展使命,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多从老百姓的幸福感出发谋划工作、推动发展,把绿色惠民当做最大的民生工程,彻底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发展的做法。
炼就“实干担当”的魄力。“天当床,地当房,草滩窝子做工房。”塞罕坝人接力传承,用实干筑起“绿色长城”,用担当搭起生态屏障。推进绿色发展,真抓实干才能见效。面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时代答卷,要练就“实干担当”的魄力,统筹做好发展与保护的工作,一手抓绿色,一手抓发展。要坚持问题导向,打好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攻坚战,坚定不移推行“碧水行动”、不折不扣落实“净土行动”,促进环境持续改善。要坚持实干为先,积极培育壮大绿色、循环、低碳经济,练就以绿生金、点绿成金、添绿增金、守绿换金的真本领,着力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保持“久久为功”的定力。营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绝非朝夕之功。塞罕坝林场人在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腾笼换鸟、凤凰涅槃,靠的是一股子韧劲儿和定力。要保持“久久为功”的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追求,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化解过剩产能,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要倡导绿色生活理念,引导人们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营造崇尚生态文明、支持生态保护、参与生态建设的浓厚氛围,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作者单位:武汉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