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云服务不能“飘在云端”

来源:天津日报 发布时间:2021-08-25 09:58 作者:王语泽

  《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部分网民尝试使用“指尖政务”后吐槽:“不靠谱”“反应太慢了”……其中,有某县群众反映,到当地公安局办事大厅办事,需先在一个微信公众号上预约,每周五下午统一开放下一周号源。放号时,页面要么打不开,要么打开时已无号,一般要几周甚至几个月才能抢到号。

  好的形式有了充实的内容,才能发挥其作用。云服务究竟是像一片浮云,风一吹就飘走了、不见了,还是像一朵雨云,能为老百姓带来方便、带来甘霖,关键要看服务的内容是不是切中了老百姓的急难愁盼。虽然服务在“云端”,但服务意识不能“云里雾里”,找准急难愁盼的功夫要做在线下,带着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和勤于解决问题的头脑,才能让便民服务如虎添翼。

  云服务听起来“高大上”,实际上却必须“接地气”。它除了具有便利化的特点,也有利于各方握指成拳,协同解决问题。我市组建基层数字健共体建设,通过云管理、云服务、云药房、云检查“四朵云”平台,赋能百姓健康,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吸引常见病、慢性病患者回流基层就医,越来越多的市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云服务的目的是为群众带来便利和舒心,如果简单地把工作迁移线上,形式和思维却没有跟上,反而会使服务“水土不服”。是让服务适应群众的需求,还是让群众来适应服务,体现着服务意识和态度。比如现在很多平台进行的适老化改造,字体、按钮更大,功能更简洁,客服电话更明显,体现着对老年人的关怀。正如一位参与适老化改造的技术人员所说,首先要把自己当作“服务对象”,去体会哪里不方便,这样才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方便百姓使用。

  云服务不能“飘在云端”,避免流于形式,就要定期“体检”,围绕新的问题、堵点,不断迭代升级,让服务更接地气。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