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在学思践悟“四史”中成长成才

来源:吉林日报 发布时间:2021-08-11 10:19 作者:宋加旭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记录了党和国家浴血奋斗、艰苦作战的峥嵘岁月,记载了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奋勇拼搏的辉煌历程,是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生动教材。广大青年学生要以历史浸润心灵,在学思践悟“四史”中坚定理想信念,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在广阔的天地中书写青春华章。

  从“四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助力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从“四史”中寻找智慧与力量,形成正确的历史观,用历史思维认识当今世界的发展与变化、认识中国发展大势和解决中国发展问题,是现实要求与内在需要的逻辑统一。广大青年要通过“四史”学习,增强对“两个大局”的把握,要深刻认识到: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兴起,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而这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新征程上我们还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应高度重视对青年学生的培养教育,既在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高国际合作水平等方面下苦功,更要紧扣教育的“魂”和“根”,抓住“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通过在青年学生中加大“四史”学习教育力度,着力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激发其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激情,助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加强政治引领和思想教育,提升“四史”学习教育成效。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新时代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青年学生能否肩负历史使命,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高等教育的质量。对青年学生的教育工作担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铸魂育人的光荣使命,必须牢牢抓住思想政治教育这个重要抓手。为此,一方面要持续强化“四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深刻体悟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激发其继续书写千秋伟业的雄心壮志。坚定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的信念信心,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坚定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责任担当,坚定青年学生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的崇高使命。另一方面,要通过坚持“四为”方针进一步巩固“四史”学习教育的成果,在二者的有机互动中构建“四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推动其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强化历史担当,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四史”中不仅包含着世界、国家与民族的宏大叙事,更蕴含着个体实现自我价值、成就人生出彩的密码。“四史”学习教育与青年学生自身发展有着极强的逻辑关联,它是满足广大青年发展需求最好的教科书和营养剂。学习“四史”,最终要落在实践中,而学好“四史”不仅仅是回顾历史,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从伟大建党精神这个源头出发,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薪火,凝聚奋斗的力量,讲担当,求实干,以学促行,切实为民。广大青年要在历史学习中秉持勇于创新的精神特质,扛起实学实干的责任担当,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斗者、开拓者、奉献者,让最美的青春绽放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最前沿,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新的辉煌。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