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的“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褒扬“七一勋章”获得者“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牢记在心目中、落实在行动上”,并要求全党同志“永远信党爱党为党,在各自岗位上顽强拼搏,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实践推向前进”。
“忠诚”二字,蕴含着重若千钧的分量,是对共产党员的最高褒奖。对党忠诚来自于坚如磐石的信仰,来自于捍卫真理的坚持。然而,这样一种无怨无悔的忠诚,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需要不断的实践历练,需要持续的党性修养。从老一辈革命家的成长经历看,他们所处的特殊年代,所肩负救亡图存、救国救民的重任,让他们在革命实践中逐渐坚定了对党的忠诚,同时也在对党忠诚的不断深化中磨炼出坚不可摧的革命意志。身处和平年代,对党忠诚该如何彰显?这绝不是一两句话的事,也不是靠一两件事就能证明的,而是需要用几十年、一辈子的奋斗,甚至不惜用生命代价去彰显的党性修养。随着党龄的增长,随着党性锻炼的加强,必须在内心强化一种信念,把善始善终坚守对党忠诚之心,作为需要用一辈子去思考、去回答的“党性之问”,并以此督促自己加强党性锤炼、提升党性修养。
置身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尽管血雨腥风的斗争情境已然不再,但错综复杂的现实考验依旧存在。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只有始终将“对党忠诚”放在第一位,在实践中找准书写“对党忠诚”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才能无愧自己的入党誓言。对党忠诚需要朴素感情,更需要理性自觉。要把深入学习党史作为加强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从历史中得到启迪、得到定力,切实提升对党忠诚的政治自觉,努力做到在知史懂史中深化情感认同、理性认同。对党忠诚,不仅是政治标准,更是实践标准。党员干部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事关党的形象,都要遵循组织程序,必须把对党忠诚转化为恪守组织原则的实际行动,真正把对党忠诚的标准要求落到实处。对党忠诚还是一个需要不断修炼的成长过程。工作能力有长板、短板之分,但对党忠诚才是干事创业的底板。没有了底板,再长的长板也没有任何意义。要时刻用党员标准来衡量自己、评估自己,时常对照党章检视反省查找不足,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真正做对党忠诚的老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