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人用人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问题。换届产生的新一届领导班子,任期与“十四五”高度契合,是把“十四五”规划部署落实到基层的直接组织者、推动者。组织部门要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大力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优秀干部,把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好。
政治关是用人首关,“首关不过,余关莫论”。要突出政治素质把关的针对性,在把握共性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地区、班子、岗位不同特点,分类提出政治素质标准和考察要求,使之具体起来、鲜明起来。要积极探索政治素质考察的有效办法,民主推荐时注重听取对人选政治素质的评价意见,民主测评可开展负面清单评价,深入考察时通过在重大任务、重大斗争一线了解政治表现,研究确定换届人选时加强综合分析研判、从严核实甄别,防止“带病提拔”。
选贤任能、知人善任,必须在精准科学考准考实干部上下功夫。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树立正确用人导向,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要切实改进干部考察工作,坚持近距离考察,多到现场看、多去一线听、多与知情人谈,见事见人、依事鉴人,掌握最直接、最鲜活的情况,注重听取群众意见和乡语口碑,深入了解干部在重大斗争中的政治表现、为民情怀和能力担当;坚持多角度分析,把一时一事与平时一贯、客观条件与主观努力、定量分析与定性判断结合起来,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干部;坚持具体化评价,用好知事识人方法,透过具体事例看思想、看境界、看作风、看实绩,对干部如实画像、精准评价。加强综合分析研判,用好平时掌握情况和巡视巡察、考核等成果,适当扩大谈话范围、考察预告和公示范围,畅通反映问题渠道,坚决把政治上不合格、廉洁上有问题、工作上不担当的干部挡在门外。
一个班子强不强,不仅在于每个成员素质的高低,更在于能否科学搭配,使班子成员之间相互补位,形成最佳组合。要把不同工作经历、熟悉不同领域、性格气质各异的干部进行合理搭配,形成各有所长、独当一面的人员组合。充分考虑各个地方的主导产业、发展趋势,坚持功能为先、以事择人、人岗相适,大力选拔具有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的干部,着力提高领导班子专业化水平。在坚持老中青相结合的基础上,着眼增强班子活力,大力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确保党和人民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作者系辽宁省义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