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关键是要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正值毕业季,人才大战如火如荼,各地政策“百花齐放”,引导人才资源进企业,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要构建坚强有力的支撑体系,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让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唱主角、挑大梁。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华为公司从普通代销商到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实现从“制造”到“智造”蜕变,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然而,在重大项目招引、载体平台建设等过程中,部分大企业墨守成规、动力不足,小企业能力不够、承载有限,往往是政府“一边热”、企业“不配合”,实际效果有待提升。
强化正向激励,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由“从属地位”向“主导地位”转变,激活企业创新的“一池春水”。下大力气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在创新研发、人才引进等方面提升服务保障,推动动能转换、创新突破。聚焦中小企业创新难题,充分利用财政资金与政策杠杆,在税收减免、专项资金、创新券等方面提供“绿色通道”,撬动企业在创新方面的自主投入。赋予企业人才工程主导权,贯穿人才配额、人才选拔、人才评价全链条,多措并举支持企业引才用才留才,培育“独角兽”“瞪羚”企业。营造优质创新生态,精准推送兑现惠企利企政策,重金奖励科技创新、隆重表彰功臣企业,构建“顶天立地”领军型企业、“铺天盖地”中小微企业、“连天接地”科技企业家于一体的创新矩阵。
当前,科技创新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要强化企业创新倒逼机制,进一步增强企业创新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以思维转型带动发展转型,广泛宣传创新型企业案例,增强创新自信,形成“同群效应”,推动发展思维从追求短期利益的“战术”,向谋划长远竞争“战略”调整。加快推进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进程,强化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刚性约束,形成推动企业创新的要素倒逼机制。把企业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能力作为企业申请政府科技经费支持的前提条件,倒逼企业主动求变、转型升级、发展突围。
(作者单位:江苏省睢宁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