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考察材料“功夫在诗外”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1-04-22 10:17 作者:段官敬

  考察材料质量高低,直接关系能否选准用好干部。全面、客观、公平、综合反馈干部的德能勤绩廉,才能匡正选人用人导向,激发干事创业精气神;相反,考察材料“走样失真”,则难以真实反映干部的实绩和能力。要写好考察材料,避免干部考察“千人一面”、脱实入虚。

  考察材料是干部整体考察的“体检单”。从优点到缺点、从品行到才华、从思想到实干,都得紧扣干部的真实表现来“描刻”,而不能盯紧“考察材料”而“既定描刻”,甚至先入为主、“模块化加工”,搞成了“流水作业”。考察过程是什么样的,就会有什么的考察材料,两者互为因果、相互制约。要注重把眼光放开,深入工作现场看,从群众话语里听,考准察实干部。

  考察材料还得跳出“材料”,多下些“诗外功夫”。要提高个人的考察业务、材料撰写能力,确保能够将访谈对象、基层群众、工程现场等“第一手素材”,精准、全面、客观地吸纳进考察材料。要摆脱“唯考察材料主义”的束缚,保持兼听兼得、开门纳谏、现场考察的担当干劲,减少听汇报、翻材料、开座谈等模式化动作,深入群众身边、扑下身子到工程现场了解干部所作所为。现场才能捕捉到活鱼,打捞到“新闻”,让考察材料“活起来”。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考察材料不在“材料之中”,而在“材料之外”,在广大百姓群众“声音”和地方经济发展“风景”里。要下绣花功夫,结合地方实际、群众意愿、基层现场,让考察的触角延伸、考察的视野放宽、考察的镜头转动,为写好考察材料夯实前提条件,让干部形象“入木三分”、立体鲜活、充盈厚实。

  (作者单位:江西省余干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