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这是抗日女英雄赵一曼牺牲前,满含深情写给年幼儿子的遗书。催人泪下的文字,穿过80多年的漫漫岁月,仍直抵人心。民族危难之际,无数共产党人始终把国家和人民放在第一位,用无私大爱、牺牲奉献谋求民族解放和美好未来。
回首百年征程,这种舍家为国、公而忘私的深挚情怀,蕴含着共产党人矢志不忘的初心和使命,极大地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激发力量。
优秀共产党员、诗人艾青有句名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家国情怀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也可以说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而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是在此基础上的升华──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对家国情怀最好的传承是践行,最好的弘扬是奋斗。我们常说,有什么样的精神,就会有什么样的力量。其实每个时代的精神和风貌,都是由实践和实干定义的。从革命战争年代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到和平建设时期的两弹一星精神、铁人精神、航天精神、塞罕坝精神等,本质上都是为国为民不断奋斗的生动体现,是一脉相承的精神图谱,也是激励后人奋发图强、拼搏进取的强大动力。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家国情怀,就是要从中汲取精神营养和实践力量,以无限忠诚、无畏担当、无私奉献,心无旁骛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努力奋斗。
在奋进“十四五”、逐梦新征程的当下,家国情怀应体现为一种时代责任。面对困难挑战,能否挺起脊梁、敢于担当?面对利益诱惑,能否站稳脚跟、不改初心?家国情怀就蕴含在每一次选择、每一个行动中。天津大学王静康院士让“中国结晶”改写世界结晶产业的格局,“国家责任重于一切”,耄耋之年的她依然活跃在科学研究第一线;天津“90后”扶贫干部冮皓跨越千里,在甘肃宕昌县大寨村奏响脱贫攻坚的“青春之歌”……把个人价值寄托在对国家和人民的大爱之中,寄托在无私奉献、拼搏奋斗之中,这就是最好的传承。越是向前走,越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切实把为国为民的情怀转化为脚踏实地、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实际成效。
新征程新起点,我们更要撸起袖子、扑下身子,挺起担当的宽肩膀,练就成事的真本领,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在实践中接受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