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始终紧扣“人民”二字,把学党史明党史悟党史同坚定为民初心、奋力担当作为结合起来,在办好为民实事上下功夫见实效,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一部党史,浩荡百年,行程万里,不忘初心。我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百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的奋斗史。在革命、改造、建设和发展的各个时期,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群众当作最亲的人,坚持人民至上,凝聚起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这汇聚成独特而丰富的思想宝藏,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砥砺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党员干部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决策时始终站在群众立场上,在改革中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在工作中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但也要看到,仍有个别党员干部眼睛不愿向下看、心思不愿往下沉,把为民服务“挂在嘴上、写在纸上,摆在墙上”:有的到基层调研时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对群众意见建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在其位不谋其政,遇到群众操心事绕着走,等等。历史和实践证明,把初心抛之脑后,忘了“根”与“魂”,不仅会损害群众利益,也会让党员干部的形象蒙尘。长此以往,将会失去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动摇党的执政根基。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看清道路、总结经验、对照现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为民情怀和实效。在学党史中擦亮为民初心。要怀崇仰之情、恭敬之心,以史为镜,滋养初心、淬炼灵魂,查找党性差距、找准精神坐标、校准前进方向,进一步深化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认识,扫除思想上的“污垢”和“灰尘”,使为民初心永久保鲜。在知党情中强化为民担当。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人民群众思想、价值和利益更加多元,党的群众工作任务更为复杂艰巨。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重要契机,深入分析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在斗争考验面前迎难而上、挺身而出,以实际行动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在强党性中提升为民实效。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用好群众满意“衡量尺”,坚决不搞扰民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