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一定要警示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自己永远是人民的公仆,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个人谋私、为一些利益集团谋私,这条路是走不通的”。语重心长的话语,发人深思,令人警醒。
以权谋私,违背党的初心使命,割裂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的执政基础。少数人把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和人民利益之上,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权力姓公不姓私。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必须认识到,“官”只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权”只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尽管岗位不同、权有大小,但廉洁从政、为党工作和为人民服务的要求是一致的。实践证明,我们党正是因为与人民同甘共苦,与群众血肉相连,才能带领人民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夺取革命胜利。因此,无论什么时候,党员领导干部都不能忘记自己来自于人民,行使权力要造福百姓。
有权不可任性。领导干部手中有了权力,往往会成为不法分子“围猎”的对象,倘若权力观产生偏差,丧失对诱惑的警惕之心,贪欲的闸门一旦打开,思想暗处的浊流就会汹涌而至,导致权力滥用、以权谋私乃至权力寻租,终会祸及自身。能否掌好权、用好权,是对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重大考验和挑战。公私分明、谨慎用权,任何时候都应当是牢不可破的防线。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正确处理是与非、公与私、义与利、情与法的关系,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当下,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提升自己,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以理论清醒保持政治坚定,守住清正廉洁底线。堵住以权谋私的明仓暗道,还必须要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里,强化监督约束,让以权谋私者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