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动力源泉。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要涵养虚心接受批评的胸怀和气度,胸襟开阔、诚恳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为党员干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不是完人,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甚至还会在工作实践中出纰漏、犯错误。有缺点、有问题、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些人不敢直面,刚愎自用、讳疾忌医,碍于情面不敢改正过失、能力不足不会改正错误,由此“一意孤行”,最终影响党员干部的形象。古人云:“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领导干部当胸怀容纳批评的雅量,涵养闻过则喜的气度,认清自己的能力和责任,主动查找、敢于正视,勇于改正自身的缺点和不足,虚心接受他人的提醒和批评,时时警诫、修正、充实自己。
常思己过有自觉。“人贵有自知之明”,正确地认识自己不是容易的事。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年轻干部正值成长发展的关键期,如果组织上放松管理、自我又放任自流,就很容易出问题。要有“检身若不及”的自觉,保持“无时不涵养,无时不省察”的警醒,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认识、把握和检视自己,经常对照党的理论、党章党规党纪、党中央部署要求,不断沉淀、剖析、反思、完善自己,晒一晒思想,量一量行为,扫一扫灰尘,有缺点克服缺点,有问题解决问题,在修身正己中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
容纳批评见雅量。贪腐分子的堕落总是有一个渐变的过程,如果一开始有人“咬耳扯袖”“拉一把”,就不会阵地失守、突破底线。“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旁观者的批评和挑刺,往往会惊醒“梦中人”、唤回“迷途客”,如果怕丢面子、失权威,不承认错误,不反躬自省,就会自我迷失,从而小错引发大错,最终积重难返。党员干部要本着对党、对事业、对同志高度负责的精神大胆开展批评,对别人的缺点错误敢于指出、帮助改进,互相扯扯袖、提提醒,担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责任,不做“好好先生”,不搞“一团和气”,通过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净化,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团结同志一道前进。
闻过则改养气度。指出错误、挑明问题、找准病症,都是善意的提醒,早发现才能早改正、早获益。“过而不改,是谓过矣。”部分党员干部满足于口头上说说,思想不触动、脚步迈不开,即便批评再严厉,也只是“空口打哇哇”,到头来还在原地“打转转”。“虚心接受,坚决不改”,是一种敷衍、一种弄虚作假。党员干部要真正抛开私心杂念,涵养虚心接受批评的胸怀和气度,胸襟开阔、诚恳接受,真改实改彻底改,善于从改正错误中汲取利于自己成长、进步的营养,真正直面问题,不断改过自新,勇于开拓进取,唯此,才能事业之树常青,梦想之花常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