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走访慰问要多“问”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1-01-25 11:16 作者:王攀

在重大节日期间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一直以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然而,走访慰问中,少数单位虽然给慰问对象发放了物资、送上了慰问品,给予了物质上的温暖,但往往和群众说不上几句话,存在“慰”多“问”少、只“慰”不“问”等问题。给钱给物更要身至心入,走访慰问,重在真情实意、真走实访,要多“问情”“问需”“问计”,才能“访”出实情、“慰”出实效、“问”出实感。

先“问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带着真情才把走访慰问这个“暖心工程”落到实处。少数领导干部在走访慰问时,存在“下车、握手、微笑、拍照、走人”式的“走剧本”现象,走访慰问现场沦为了“走秀现场”。这种“只走不访”的现象归根到底,还是没有带着“情”。因此,开展走访慰问前,不妨先问一问自己是否对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等慰问对象饱含真情。要事先了解慰问对象的实际情况,提前做好计划,并在走访慰问中通过“拉家常、话里短”拉近感情、增加共情,让走访慰问落到实处。

多“问需”。走访慰问不能只单一地“送钱送物”,不同的慰问对象需求各不相同,因此走访慰问不能千篇一律、“大水漫灌”。要多走进门看一看、多到周边转一转,深入了解慰问对象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交心谈心详细了解慰问对象思想上和健康上的状况,掌握真实需求,站在慰问对象的角度精准开展慰问工作。对生活困难的党员群众,要在慰问的同时开展困难救助和帮扶行动,制定长远脱困措施,也要多一些精神关怀,通过长期的思想交流,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做好慰问“后半篇”文章。

会“问计”。把慰问“送下去”,还要把意见建议“带回来”。特别是慰问对象中的老党员、老干部,他们都是党的宝贵财富,是经历过各种风险挑战、打赢了无数攻坚战的“老战士”,有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工作经验。在走访慰问时,要放低姿态虚心求教,主动聊一聊工作中的“疑难杂症”,多征求他们对地方发展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他们“智囊团”“经验库”的作用,访出工作“真经验”、问出发展“金点子”。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