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之要在于廉洁,廉洁之本在于自律,自律之道在于防患未然。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历来把严于自律看作做人、做事、做官的基础和根本。廉洁自律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优良品格。在新时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大背景下,党员干部要做到抵挡外在诱惑、秉公办事,就必须坚守廉洁自律。
“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全面从严治党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党员干部要廉洁自律。滋生腐败最先突破的是廉洁自律这条道德防线,保持清廉必须固守廉洁自律这条底线。翻阅诸多违纪违法案例,涉案的党员干部无一不是任性用权为自己捞取巨额利益,本质上还是没有守好廉洁自律这一重要关口。党员干部要当好廉洁自律的模范,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必须坚持好党性原则,经受住重大考验,把握好纪律底线。
加强党性修养是根本。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要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为党和人民事业贡献力量作为自己的最高追求,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懈奋斗,以此来开阔胸襟和眼界,以增强政治定力和政治敏锐性,提高抵御各种风险和经受住各种考验的能力。
深化底线意识是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能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就能守住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政治责任,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大错是从一些不起眼的小便宜、小动作、小利益开始,一点一滴逐渐发展起来的,逐渐地放松了自我要求,继而突破做人的基本道德底线,忽略了做人的基本原则,最终沦为“阶下囚”,造成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面对种种诱惑,要从不起眼的小事做起,牢记勿以廉小而不为,勿以贪小而为之,就是要在无人知晓之时,能够守住自己的防线,不存任何侥幸心理,任何时候在清正廉洁上都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就是要摒弃“下不为例”的思想,在不正当行为上杜绝“第一次”
严守纪律法规是保障。纪律严明是贯彻党的路线、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重要保证。党员干部要增强纪律观念,自觉用党纪国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守好“廉关”,还需要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各项廉政规定、制度。广大党员干部应该认真对照《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反省自己的日常,对照自纠,真正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培养高尚情操,远离低级趣味,从而守住廉洁从政的这个根本,真正做到廉洁自律、勤政为民。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要时刻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党纪法规,坚守道德底线,维持原则、秉公办事、公私分明,忠于党、忠于人民,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实现风清气正、海晏河清的朗朗乾坤作出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