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精神。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最具潜力活力的“劳动者”,要涵养“工匠精神”,用一股子干劲、闯劲、钻劲,奋勇投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不负组织厚望、不负人民重托。
涵养初心如磐、赤胆忠诚的匠心。从“象牙塔”到工作单位,广大年轻干部意气风发,但由于政治磨砺不足、摔打锤炼不够,容易受焦躁之气影响。要坚定政治信仰,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学思践悟、融会贯通。要端正工作动机,认真回答好“从哪里来、为谁工作”的命题,主动将个人发展和职业规划放到国家与民族发展的高度去考量谋划,从一开始就“扣好第一粒扣子”,愿得此身长报国,风雨不动安如山。
涵养攻无不克、敢打必胜的“匠艺”。年轻干部虽学历高、素质好,但面对高质量发展新要求,还存在能力短板和本领恐慌。要把岗位作为建功立业的重要平台,摒弃“和尚撞钟”心态,以“钉钉子”精神钻研业务,切实把小事做精细、将平凡变精彩,努力成为行家里手、骨干支柱。要强化“墩苗”意识,主动走出舒适区,到常态化疫情防控、基层社会治理、科研攻关前沿等急难任务一线经风雨、壮筋骨,在为民服务的火热实践中锤炼“七种能力”、收获傍身之技。
涵养脚踏实地、不骄不躁的“匠行”。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要坚持“干”字当头,有“朝受命、夕饮冰”的紧迫感、“昼无为、夜难寐”的危机感,蹲下身子搞调研,深入群众察实情,既潜心“谋新招”、也坦然“理旧账”,既探索“致富路”、更不忘“穷亲戚”,不图虚名、不务虚功,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要力克浮躁情绪,降低几点“感觉良好”,减少几分“自命不凡”,要傲骨不要傲气,要超越不要优越。把奋斗当作一种幸福,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不断在日积月累中淬炼心性,在守望成功中破茧成蝶。
(作者单位:北京市门头沟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