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牌匾争“C位”背后的形式主义

来源: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0-10-30 10:13 作者:连海平

  最新一期《半月谈》关注到这样一个现象:一个小小的村委会,内墙、外墙上的宣传板、宣传牌、门头牌、门牌有上百块,层层叠叠密密麻麻。可为了让自家的牌子、板子挂在显眼处,有上级部门开始争夺村委会墙上的“C位”。

  别小看村委会,他们的工作人员是很聪明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们对付上级的经验是丰富的,办法是很多的。不就是要看牌子吗,挂就是了,挂不下咋办,谁来检查视察就挂谁的。应付多了,经验就出来了,他们会根据各级各部门的重要性不同、检查的频次不同,将牌子分为三六九等,区别对待:重要的挂墙上,次要的放在办公橱柜后,另外有些搁在地上,还有一些堆在仓库里,上面都落了一层灰。不知那些牌子被丢在一边还布满尘埃,部门领导看到之后作何感想,是否有所触动。

  只是挂牌子、争“C位”也就算了,牌子上墙还不算完,后面还跟着检查考核监督。村委会在挂完牌子之后,更艰巨的任务还在后头,还要挖空心思填写各种材料报表。因为材料汇报是迎检工作的标配,村委会想躲也躲不掉。

  虽然,村委会熟稔各级各部门的下乡检查套路,应付起来游刃有余,但估计他们的内心对此还是反感的、抵触的。在道德层面,弄虚作假应付上级,不是实事求是的做法,欺骗行为有损诚信,为诚实守信者所不齿,做了就会有道德压力、舆论压力,群众见此也会有看法的。在事业层面,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来的都是领导,非得认真对待不可,村委会成天忙着应付上级检查,绞尽脑汁“演戏”给上级看,哪还有什么时间和精力为村民服务、谋村集体利益?上面很满意,下面不高兴,村委会夹在中间也不好办。

  一百种病征,往往只有一种病根。像过往许多困扰基层的现象一样,上级争“C位”、基层活受罪都是形式主义这个痼疾在作妖。有的检查流于形式,到基层走一走、看一看,蜻蜓点水,占用了基层大量的时间、精力;有的部门指导基层工作只列不可为、不教如何为,光是挑毛病,增加了基层负担:几乎所有的检查都需要留痕,基层不交材料就通不过。对此,基层单位都有同感,遑论“神经末梢”的村委会?

  形式主义像打不死的“小强”,咋办?应当试试群众路线这一服药。用群众满意度检验村委会工作成效,用基层干部满意度来给上级部门打分,形成倒逼压力,会对清除形式主义有帮助。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