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强调,干部要提高抓落实能力。抓落实是推进工作的关键环节,也是年轻干部的鲜明特质和作风要求。但现实工作中,有少数年轻干部存在慵懒散、假大空、虚浮怕等“不实”现象,贻误了发展时机,影响了干群关系。只有在抓落实上下足功夫,才能使政策真正落地生根、惠及群众。
抓落实,立足点在“实”。镜花水月发挥不了实效,不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和蓝图也只停留在纸面上。工作出发点须务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把民生改善扛在肩头,把精力用在务求实效上,不盲目攀比、冒进贪功。工作措施须详实,只有紧紧围绕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六稳”“六保”等重点工作,分解任务,细化措施,明确时间节点,才能将政策执行到位,积小胜为大胜。工作作风须扎实,不做表面文章,不耍花拳绣腿,在真抓实干上带好头、作表率,沉下心认真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把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经得起实践检验和群众评判。
抓落实,突破点在“准”。搞清重点,找准痛点,精准发力,才能事半功倍,将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把准政策要求,吃透上情,认真钻研、全面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政策理解力执行力,提升战略思维和全局思维能力,不能断章取义、以偏概全。摸准群众需求,吃透下情,坚持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对收集的意见建议归类整理,认真研究分析,寻找政策与实践的契合点,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找准关键环节,抓住主要矛盾,加强统筹协调,集中人力物力攻坚克难;敢于动真碰硬,对拆违治乱、信访化解等基层难题因人施策,提高针对性有效性,把困难和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抓落实,关键点在“恒”。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持之以恒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树立坚持不懈抓落实的意识,发扬钉钉子精神,越是难度大、见效慢的越要反复抓、长久抓,杜绝时紧时松、虎头蛇尾。建立制度落实长效机制,加大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拧紧日常工作的“螺丝钉”,确保制度执行不打折扣不走样。注意总结经验教训,把有效措施规范化,将零散经验系统化,对于“卡壳”问题多思考,在破难题找答案中提升抓落实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