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百年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要明确培养年轻干部的正确途径。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铺路”和“引路”作用,确保年轻干部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赓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改革开放事业。
人岗相适是干部工作科学化的根本要求。培养年轻干部需要从长计议,自他们进入干部队伍,就要针对个性特质、术业专攻等情况,确定培养方向和适宜岗位。以科学储备、实时更新、简便可视为目的,把学过什么、干过什么、干成过什么作为主要依据,探索形成“线上+线下”互相配合的干部分类储备库,为干部队伍建设提供源头活水,使人岗配置思路更清晰、指向更明确。坚持以“所长”配“所需”,综合事业需要、岗位职责、组织意图、个人意愿等因素,对照事业发展、领导班子建设需要等条件,对优秀年轻干部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加强年轻干部的系统培养、科学任用,强化任后“人岗匹配度”的过程管控,不断提高年轻干部素质本领和适岗能力。
用人之道,当自其壮年心力精强时用之。对优秀年轻干部要坚持早发现、早培养,秉持“用错人是过,耽误人也是错”的理念,善于用辩证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年轻干部,不看资历看能力、不看经历看潜力,对实绩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大胆提拔重用,防止“以瑕掩瑜”“习惯性质疑”。加快健全年轻干部选拔、培育、管理、使用全链条机制,把培养效果作为第一指标,对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防汛抢险、基层治理等任务中表现突出、条件成熟的优秀年轻干部,适时大胆放到关键岗位使用,切实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推动形成“万马奔腾”的良好氛围。
坚持一层一层考验、递进式培养干部,是我们党的制度优势。年轻干部培养不能一蹴而就、拔苗助长。坚持“自身努力”和“组织培养”相结合,既重“数字结构”更重“素质结构”,通过全方位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提高年轻干部的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切实增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推动年轻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各级党组织和组织部门要扛起培养年轻干部的政治责任,把牢把严调研、推荐、考察、公示、任用等重要关口,探索实施全面绩效管理改革,持续完善实践锻炼的激励保障机制,切实帮助年轻干部解决实际困难,更好肩负起新时代的职责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