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稳天下安,农业兴基础牢,农民富国家盛。
日前,陕西省委常委会会议强调,“要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稳定粮食生产,恢复生猪生产,发展‘3+X’农业特色产业,解决好农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农村群众的“小事”放在心上,把农村群众的福祉作为担当,及时解决好农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生动实践。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一鼓作气、善始善终,不停顿、不大意、不放松,坚决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坚定必胜信心。有党的坚强领导,全省人民共同奋斗,农村群众的幸福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有滋有味。要大力宣传党中央对贫困群众的关爱,宣传基层脱贫攻坚的好做法、好经验和取得的成效,开展脱贫攻坚奖评选表彰,营造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要全面夯实脱贫攻坚政治责任、领导责任、工作责任,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加大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整治力度,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落实激励机制。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做好关心关爱扶贫干部实事,让他们全身心投入打赢脱贫攻坚战中。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重要位置,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要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打造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强化考评监测。紧盯政策执行、关键指标、帮扶措施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扭住不放、真改实改,使问题能够得到彻底解决。要对贫困人口、脱贫人口、边缘人口进行定期核查、动态管理,克服疫情灾情影响,坚决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任务。要加强督查检查和考核评估,扎实开展“对标补短”工作,抓紧弥补“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方面的薄弱环节,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坚持产业振兴。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全力以赴消除农村贫困,推动农村群众生活富裕。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整体素质。
树立时代新风。新农村建设要体现农村特点,遵循乡村发展规律,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要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要打造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保证乡村社会长期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勠力同心、锐意进取,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为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明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